2018-10-22 | 憨慢敷出金鸡母 |
黄清山创立的南六企业,现为亚洲第二大不织布供应商。
个性憨慢古意的南六企业董事长黄清山,来自台南六甲一个务农家庭。身为长子的他,为了带家人脱离贫穷的生活,专科毕业后什么工作都尝试,做过饲料厂、汽车零件厂的工人,也当过厨具业务,最后靠着一片薄薄的瓦斯铝箔盘创业,赚进人生第一桶金。
但黄清山不以此为满,他危机意识强,有感传统产业若无法持续创新,未来只有被淘汰一途。他陆续跨足生产菜瓜布、抹布等厨房产品,并往上游发展,投入不织布产业,生产湿纸巾、面膜与水针不织布,现为亚洲第二大不织布供应商、台湾最大面膜制造商,去年公司营收近65亿元。采访这天,南六企业董事长黄清山显得有些疲惫,前一晚因班机延误,他一路折腾,睡不到2个小时,「妳知道有多扯?本来晚上7点就要飞了,结果凌晨才飞,到台北3点多了,么寿啊!」
黄清山说话草根性十足,可是一谈到扩厂计画,这位台湾面膜大王的精神都来了。带我们走进年底即将投产的高雄燕巢厂,全球最大、2条宽6米的水针不织布机台巨大无比,这是南六准备攻城掠地的新武器。
他细数,燕巢厂运转后,南六在台湾的产能将提升1.5倍,加上年出货4万吨的浙江平湖厂,及明年第四季将助阵的印度厂,年营业额可望冲破120亿元,稳居亚洲第二大不织布供应商。
「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差不多就是10年,不懂得转型升级,很快就会被淘汰。」黄清山说:「纺织业没有投资就没有产能,我们上市企业就像过河卒子,没有后退的余地;你不投资,股票整个挫屎,会被人家笑死。」
黄清山来自台南六甲农村,小时候生活相当辛苦。
黃清山出生于台南六甲农村,父母靠种田维生,也在附近的瓦窑厂工作,但农夫看天吃饭,一家7口生活相当辛苦。
「我去岭东商专念书时,交了女朋友,想跟家里拿一点零用钱,但我爸妈叫我要节省一点,因为那年台风多,稻榖又被老天收走了,全家缩衣节食供我去念书…可是看到我家隔壁开辗米厂的同学,零用钱拿500元都没问题,我那时很强烈地想,我一定要创业,我要脱离这样的生活。」
黄清山(右2)自岭东商专(现更名为:岭东科技大学)毕业后,进入高雄一家饲料厂上班。 (黄清山提供)
「我真的很认真,三更半夜、下大雨都去巡厂。以前厕所都是一条沟,一次台风来,那条沟堵住了,水会倒灌进工厂,我拿了一支竹竿就在那边清,溢出来的都是虫,吼,我整条腿都是蛆。 」黄清山说:「我那时月薪才800元,我不是在替谁拼,我是为了自己,因为我想学。」
拼命三郎的个性让黄清山一路升官成为组长,还管了十多名工人,老板相当欣赏他,还想把女儿许配给他,「老板跟我爸说,很希望我可以当他们家的女婿,可是跟他女儿不来电,我也不好意思继续待,就去汽车零件厂上班。」
图为南六位于高雄桥头的厂区。
说起往事,黄清山有些害羞。事实上,命运造化总是弄人,二十多年前二人再度重逢,黄清山成了身价数十亿元的大老板,饲料厂老板的女儿却因工厂没落,意外成了南六的便当供应商,或许是面子挂不住,一段时间后,对方来电说:「不好意思,不做了。」
在汽车零件厂磨了半年,想学行销的黄清山决定转行,成为天鹅牌厨具的业务员,「我国语说得比较腼腆,憨慢到连话都不会讲,拜访客户常被骂出来,工作第3个月,才有第一笔业绩。」
为了开发新客户,黄清山硬着头皮从路边的建案下手,他买烟送工地警卫,换得建商老板的电话,又挨家挨户推销,并压低自己的利润,「因为我很憨慢卖,所以只赚老板给我的最少利润。」
1978年,黄清山靠着一片薄薄的锡箔瓦斯炉盘创业。一次黄清山到高雄帮客户做厨具规划,「人家太太拿了几片锡箔做的瓦斯炉盘跟我炫耀,说这是从新加坡买回来的,台湾没人做、很时髦,我跟她拿了一片回宿舍研究,后来在台湾铝业公司找到这个原料。」
1978年,黄清山向家人借了50,000元买冲床与机器,开模做瓦斯炉盘,「我是台南六甲人,所以公司取名南六企业,生产的瓦斯炉盘叫『妇之友』,就是妇女的朋友。」
创业一个月后,他相亲结婚,太太黄谢梅云与弟弟黄和村负责生产,他每天清晨则到高雄中学前的菜市场摆摊,小小的3人公司就这么动了起来,「进口的瓦斯炉盘一包10片卖50元,我卖3包100元,大家都觉得很新鲜,后来开始有人跟我批发,从高雄、台中卖到台北。」
青年时期的黄清山。 (黄清山提供)
「以前很流行讲百万富翁,我们最好的时候,一个月营业额做到100万元。 」黄清山说得骄傲,「我小时候没钱,人生赚到第一桶金,真的很高兴。」
早年支票、汇款不盛行,黄清山自己送货、收款,「我老婆的嫁妆是一台铃木125,以前我一路骑到台北去收帐,3年后才买货车,晚上睡在车上,还被警察误认为是小偷,我拿客户名片给他看,他才让我走。」
早年支票、汇款不盛行,早年黄清山得自己送货、收款。
「那时我刚创业没有钱,怎么可能去睡饭店? 」黄清山苦中作乐地说:「可能我从小比较纯真,有时我睡在田旁边,碰到下雨天,有虫叫、鸟叫还有青蛙叫,这是田园交响曲,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快乐。」
小时候跟着堂弟们玩在工厂的长子、南六董事长特助黄世钟回忆:「我爸以前就是校长兼撞钟,他骑摩托车整个台湾跑,常出去一个礼拜才回来,所以我小时候很少看到爸爸。」
南六的自有品牌面膜「诗柔」,是邮局的畅销品。
瓦斯炉盘的生意步上轨道,但黄清山危机意识强,又推出「洁利绒」菜瓜布、抹布,并从菜瓜布延伸至上游的不织布。不过,眼见台湾制鞋产业发达,黄清山一度跑去开人工皮革厂,却大亏3,000万元,「25年前的3,000万元,你可以想像吗?」
「那不是我专业的东西,技术门槛也高,我败得很惨、一败涂地,差点把之前赚的全部亏掉,幸好家里卖了一块地帮我补贴,幸运之神也照顾我,有让我转过去。那时我很强烈地认为,我就是要往上游去做,所以后来我改做面膜,要赚钱就要慢慢往上游做大。」
1988年,黄清山双管齐下,一面压低不织布原料的利润抢单,一面买进高价机器,生产品质稳定的不织布,制作胸罩用衬棉品,成为台湾华歌尔、黛安芬的供应商。
黄清山危机意识强,几经转折,将公司生产重心放在生产不织布。
「有的工厂是1亿元以上的机器不买,我们是1亿元以下的不买。 」黄世钟说:「碰上客诉,老板马上飞去处理,明天不能到、后天也会到,有什么问题见面三分情,客人本来很气,看到你人来了,就算了。」
2005年在品牌商邀约下,黄清山前进浙江平湖设厂,并交由弟弟黄和村坐镇,今年则挥军印度。考量印度宗教、文化问题复杂,他也和印度当地大学合作,邀请印度学生来台攻读硕士,并当储备干部,目前南六的台湾厂内已有5位印度籍的种子教官。
南六曾推出「洁利绒」菜瓜布,现已停产。
10年前,黄清山结束高污染的菜瓜布事业,全面进军面膜、湿纸巾与卫生棉表材等领域,拿下联合利华与多家日本大厂的订单,晋升台湾最大面膜制造商,自有品牌诗柔面膜也卖进邮局。
那么,身为台湾面膜大王的他,也敷面膜吗? 「我会啊,但我敷保湿就好,不用美白啦!」拿起一片面膜仔细端详,看见镜头对着他,黄清山赶紧转移话题:「你们不要一直拍我,你们有什么企图?我现在开发玉米淀粉,让面膜布未来可以自然分解,我来看看这有什么功效。」